愛德華·邦德(Edward Bond)
  戰後英國左翼劇作家、導演、戲劇理論家,生於1934年7月18日。迄今為止,他已創作了50餘部戲劇與若干部電影,代表作有1965年首演的《得救》(Saved)、1973年首演的《贏了!》(Bingo)、1984年首演的三聯劇《戰爭戲劇》(The War Plays)等。
  蓬蒿劇場供圖1965年首演的《得救》因劇中有幾個年輕人在公園用石子將童車中的嬰兒活活砸死的場面而引發了軒然大波。此劇後來還直接推動英國在1968年廢除了18世紀以來實行的戲劇審查制。圖為在倫敦上演的2011年版劇照。圖/IC
  因為愛德華·邦德的到來,小小的蓬蒿劇場,氣場也發生著微妙的改變。
  六月上旬,這位英國在世最偉大的劇作家之一,應第五屆南鑼鼓巷戲劇節之邀,在蓬蒿與十多位中國演員做了一周工作坊。邦德的工作方式與眾不同,他不像大多數導演熱衷於演員分析角色的性格與情緒,邦德只想展示境遇本身,因為在他看來,“角色存在於境遇之中”。他的排練,可能大半天只排了三五分鐘的戲,劇本中的一頁半紙,也會被他拆分細化成50個步驟,讓演員一一執行。這個過程需要無比的耐心,如同戴著放大鏡,以近乎“雕刻”的方式,將舞臺上的時間以秒為單位,細細地打磨。對旁觀者而言,這種瑣碎、滯澀的排練並不好看,沒有了戲劇的連貫性,氣氛容易焦灼,容易使人喪失耐心。一個演員走過來對他說,你讓中國演員這麼做很難,在中國我們就是用情緒去帶動境遇的。“是的,其實在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也都是這樣,但我不想這樣,我想在此基礎上做得更多”,邦德回答。
  名作
  《得救》推動英國廢除戲劇審查制
  愛德華·邦德1934年出生於倫敦一個底層工人階級家庭,童年在二戰的炮火中度過。14歲時,因為看了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的演出,邦德第一次受到戲劇的啟迪。15歲,邦德離開學校到工廠做工,而後又參軍。軍隊的經歷讓他發現隱藏在日常社會行為下的暴力,這促使他開始戲劇創作。
  24歲那年,邦德向倫敦皇家宮廷劇院寄送了兩個劇本,藝術總監威廉·加斯基爾(William Gaskill)開始註意到這個年輕人。加斯基爾邀請當時還在工廠工作的邦德利用晚上的業餘時間進入皇家宮廷劇院的作家小組學寫作,還時常送給他戲票。1962年,28歲的邦德發表了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教皇的婚禮》。三年後,他的第二部作品《得救》首演,該劇講述了戰後的倫敦工人區里,幾個年輕人空虛、無望的故事。劇中第六場是幾個百無聊賴的年輕人,在公園用石子將童車中的嬰兒活活砸死。對暴力的正面刻畫讓《得救》引發了軒然大波,被責令只能在俱樂部上演。同年9月,加斯基爾親自執導該劇的俱樂部演出。但面對爭議,邦德堅持一字不改,他認為改動這個核心場景將令作品受損。他的決定也得到了加斯基爾以及當時英國國家劇院藝術總監、著名演員勞倫斯·奧利弗等人的支持。該事件成為一個導火索,直接推動英國在1968年廢除了18世紀以來實行的戲劇審查制。
  與此同時,《得救》也為邦德贏得了世界聲譽,他的劇作開始在英國以外的國家上演。據統計,僅1966年至1969年的三年間,全世界就上演了三十多個版本。其中,德國導演彼得·施泰因(Peter Stein)和法國導演克勞德·雷吉(Claude Régy)也都執導過該劇。
  (下轉C15版)
  C14-C15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陳然
  (曹曦對本文亦有貢獻)  (原標題:愛德華·邦德 戲劇比現實更真實(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z39izzd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